举个手,有多少人的口头禅是“算了算了”?

2018-12-18 10:52:16 0 0

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其实网络热词也能归类,比如“打扰了”,“溜了溜了”,“溜溜球”可以归为“告辞类”,这些词汇的高频使用场景是:表示震惊、惹不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些词为什么会火?


它们并非是某些爆炸性事件的产物,而是社会环境的衍生品。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餐时代当中,每个人都看似忙碌,表面光鲜,本以为这就是“充实生活”的象征,殊不知却是“粗糙活着”的代表。


因为节奏太快,留给人们思考的时间太短,毕竟“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正因如此,我们变成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所说的“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以及心理状态。它让我们慢慢习惯了逃避,学会脱口而出“算了,算了”。



印象很深,中学时从老师口中明白了一个真理,它就是“文科班女生多,特别容易搞小团体。”正因为这句话,作为文娱委员的我默默立下了flag:有我在,不可能!


结果不用说都猜到了,当然是“真香”打脸,老师经验论完胜。


的确,班上是非实在是太多了,课间就是各“女团”的集合时间,老师下课的话音刚落,你会发现课室东南西北方向有人同时起立奔向一处,开启聊八卦的模式。


作为女生缘巨好的我,掌握了是非前端的第一手资料,知道原来“她下课先走”,“她和我暗恋男生说说笑笑”,“她和我讨厌的人玩”也可以成为彼此拉黑的理由。


我起初会好心帮她们讲和,但她们会出于“尴尬”、“懒得”、“无所谓”等理由推脱,最后还是拗不过苦口婆心的我时,她们就会放出终极大招:“算了算了,不差她一个朋友。”



电影不夜城里有句经典台词“这世上只有两种人:骗人的和被骗的”。


这句话在朋友圈里被验证得明明白白。


最近参加了大学同学聚会,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朋友圈的光鲜亮丽是骗人的,现实的无可奈何才是真的。”


原本以为同学会是一场“成果交流分享会”,大家可以聊聊这几年的风生水起,谁知道硬生生变成一场“吐槽大会”,一个人平均长叹三次,冷笑两声。


经过一番掏心掏肺的交谈,平静下来想想,大家才猛然发现,原来一年快过去了,我还是这么穷。


穷在积蓄,穷在见识,穷在感情的维系。


不仅年初的小目标夭折了,就连积蓄都这么感人,说走就走的旅游想想就好,常回家看看也只是口头支票。


但冷静过后大家都会找到自我慰藉的理由,那就是:


“算了算了。”

“等熬过两个项目升职就好。”

“等买了房子就好。”

“等过了这阵子就好。”

......


“等我习惯了,就好了。”


等你习惯了,真的就好了吗?



来源:爱折腾的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