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市公司“研发投入”骗术,科创板可据此一招揭穿伪科技企业

2019-03-05 12:01:11 0 0

会计实操交流群现向大家免费开放啦!进群跟众多优秀财务人一起讨论业务、交朋友!加群主好友进群,微信号kjsc019


做自媒体后,就一直想写一篇关于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乱象”的文章,揭秘有的上市公司为了获得税收优惠,伪造研发投入,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还可让投资者认为自己有科技实力,提升股价,实现“一箭双雕”。


但几次都“欲言又止”,因为这个影响面太大,太拉仇恨。


今天,我必须鼓起勇气写这篇文章了,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刚刚开闸的科创板,将研发投入作为了一项上市条件,满足该条就达标。


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从事财经自媒体的塘主,太渴望科创板能成功了,所以,不能让那些伪高新企业去祸害科创板。


二是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首席会计师贾文勤2019年3月3日在全国人大代表驻地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科创板企业的会计监管证监会将更关注科创企业研发支出、股份支付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说明证监会已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


我们先来看下企业“研发投入”骗术。


税法规定,我国企业所得税率为25%,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重大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率降为15%,少交整整10个点。


高新技术企业由科技局和税务局联合认定,认定有几个指标,专利数量、研发人员占比、高新技术产品占比等,但都难不倒企业:我国专利数量全球第一,企业们最擅长的就是申请专利;研发人员不够找工人凑;高新技术产品定义也很广泛,找不出多少不是的。


有一个认定指标看上去很干货,那就是研发投入比例,占收入的3-5%,要搞那么多的研发费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企业们找到突破口了,这也是本文要讲的重点。


现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有专门的机构提供一条龙服务,认定成功后有的服务机构要按税收优惠额度分成,在百度中搜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前6条都是服务机构打的广告,首页中剩下的9条结果中,也有4条是广告,可见这产业链有多么的大。



截至2017年末,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13.3万家,应该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



我国真有那么多高新技术企业吗?如果有,我国的众多核心零部件还会受制于人吗?


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从2018年4季度,开始严查高新技术企业,力度堪称“史上”最严。


要声明的是,放牛塘并没有藐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认为它们水平不行,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国经济也不会快速发展,相反,是认为那些伪高新技术企业,侵犯了它们的权益。


我们再来看看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情况。


A股3600家上市公司,至少有2500家是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下属重要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


这么多的上市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不少的企业,放牛塘不敢说它是“伪高新企业”,但敢说它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存在骗术,研发投入核算造假


前面分析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几个指标,数“研发投入占比”最干货,要想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3%的收入占比算,十亿收入就得投入三千万研发费用,百亿收入就得投入三个亿研发费用。


A股很多上市公司,长年累月地生产固定产品或提供固定服务,并没有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所谓的研发就是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修修改改,不会也无须花费占收入3%的成本去搞研发。


现实中,想造假的企业是怎么突破呢?




那就是把生产投入计入到了研发投入,特别是本属于生产环节的材料领用。


大家可去看,制造业中的研发投入大部分是材料耗用,占比在80%以上,进行技术操作时,主要就是改下材料出库单上的用途,把“生产领用”变成“研发领用”。


放牛塘反馈这个问题,不是为了揭秘,而是提出解决办法,给科创板审核提供参考。


科创板的上市条件“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就是,比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门槛还要更大,如果不对研发投入的认定进行严格把关,会让很多“伪科技企业”浑水摸鱼进入科创板,从而影响到科创板的长远发展。


那么,怎么识别伪研发投入呢?


放牛塘发现了虚构研发材料投入的一个重大漏洞,它们根本没法解释研发用过的材料去哪了?


我们知道,生产领用的材料,最终通过销售流通到客户手里去了。而研发领用的材料则不同,它被研发使用后,“残留物”是留在企业的。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研发材料是可以循环使用的,研发对材料的需求并不大,即使不能再使用了,一般情况下也会留下残留物,很多残留物是可以当废品销售的。


那些伪造研发费用的企业,都是视同研发材料领用后只能使用一次,且使用完后没有留下残留物,因为实情是材料被生产耗用交给客户了,所以提供不出来。


那么,审核人员在审核研发材料领用真实性时,用这一招就可让造假者露馅,这样问企业:研发领用的材料有没有重复使用?如果没有,为什么不能重复领用?研发用完的材料去哪了,有没有留下残留物?有,请提供详细清单;没有,请解释原因。


就此一招,科创板就再难有伪科技企业滥竽充数了。


会计实操交流群现向大家免费开放啦!进群跟众多优秀财务人一起讨论业务、交朋友!加群主好友进群,微信号kjsc019   


来源:放牛塘,作者:放牛塘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