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产出能力

2018-11-12 14:09:33 0 0

做会计,最头疼的就是人工费核算,生产工时不准确、服务工时统计不出来,制造费用、项目成本的分摊都是平均法,看着计算出来的成本,连自己都不敢确定成本是准还是不准。


销售部门更是对财务计算出来的成本不买账,说成本不对,那对的成本在哪里?销售部门所说的成本和财务计算出来的成本在计算口径上也有差异。总之,各自都觉得自己很有道理。


人工产能是员工在某个岗位在一定期间的产出能力,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确定某个岗位的产出标准,具有一定的能动性。有人说人工产能不就是工时定额吗?二者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定额工时更多的是从产品的角度出发,是静态的、被动的;而人工产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是动态的、主动的。




大部分员工是把工作当任务来完成的,甚至有些人没有接到指令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但也有时候员工就是接到指令不愿去做,管理者也毫无办法,完全计件工资制已经不适合现有的就业环境,再说,知识员工无法像体力劳动者那样直接计量出具体的工作量。


好在,计算机水平发展的越来越快,大部分的知识工作都是在信息系统里完成并留下痕迹。每个岗位每天都做了哪些工作也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动作数据(比如仓库收货、发货均是扫描)基本能到岗位,这给人工费用(成本)的核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信息系统里每天记录的是各个岗位的实际数据,人和人又有一定的差异,大家会发现相同的岗位由不同的员工做的时候,不同员工实际的工作数量和质量相差也是比较大的。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诉求,有急性子也有慢性子;有愿意加班多拿工资的也有人注重身体健康不愿意加班的等等,造成了同一个岗位由不同员工去做,产出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性。


作为企业经营来说,需要各种各样的人,需要大家互补而不能都是同一类人。但因为人工费用(成本)不断上涨,再加上用工的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对员工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人工效率被提上议事日程。


拿最传统的制造业来说,很多中小企业基本不设生产工艺岗位,没有什么定额工时,实际工时的统计也经常因为生产部门的考核被调整,所以很难有准确的工时记录。造成一些以人工工时作为分摊依据的费用无法准确(相对)分摊,虽然不太影响会计报表,但对企业内部的精细化管理还是有很大影响。


因为没有定额工时,又都是计时工资,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能少干就少干,不干也没人知道,时间久了能干的员工也不肯干了,结果产品无法按时完工和交付,甚至连问题的原因都找不到。




其实不论人还是设备,产出都是有限的,有限的就可以计量。各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职责,这些职责通常不会太繁杂,根据岗位职责可以测算出该岗位普通的熟练员工每天八小时、每月应该会有多少产出,也就是岗位人工产能(产出能力)。员工有效率高的也有效率低的,实际数据和产能数据有差异很正常,分析差异原因,甚至不用考核,偷懒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减少,效率会大幅度提升。


有人会说这个人工产能测算起来很麻烦,搞不出来,外行当然搞不出来,但该岗位的直接上级或部门负责人肯定是能搞出来,亲自做几遍,数据就出来了。也可以在旁边多观察然后记录下来,比如写文章,只要训练过一段时间,每小时1000字左右是能做到的,多的可以几千字,少的可能几百字;每天最多写三四小时,剩余的时间还要看书输入,不然每小时1000字是写不出来的。稿费有千字千元几千元的也有千字几十元的,这也是质量的差别,因为稿费是市场给的。


还比如,仓库收货,同一类货物,每天八小时能收多少件?都是有数的、可以计量出来的。该收的数量没有收到要分析原因;收货的数量远远高于标准也要分析原因。还比如,核算会计一天八小时能审核多少单据、编制多少凭证?能处理多少个异常事务?差错率大概是多少?这些都是人工产出能力。


人工产出能力是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越是基层越注重过程管理,越是中高层越注重结果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的人工产能的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另外,既然是标准,意味着大部分员工在勤勉的状态下都可以达到,而不能简单粗暴地人为地去提高人工产出能力的标准。有了合理的标准,员工的业绩也就一目了然,甚至不太需要绩效考核也都能做的很好。




人工产出能力包括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并且有一定的限度,当管理者重视人工产出能力的限度时,管理人性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员工的健康是企业人力资源持续的最大保障,而人工产出能力的限度就是最大程度地在提升人工效率的同时也保护了员工的健康。汽车行驶也是有里程限制的,更何况人呢。


人工产出能力的限度也给了员工一定的安全感,员工可以做自己的擅长和喜欢的工作,不影响工作效率还有了安全感,创新能力自然而然就会迸发出来。


只是,人工产出能力这个指标太软性,涉及到方方面面,前置指标很多,不可以简单粗暴地下硬性指标,也就是管理者不可以偷懒(懒政),否则,会适得其反。



来源:东青管理会计,作者:王新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