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采用商品进销差价方式核算的企业,账务处理方法

2020-04-29 09:27:40 0 3
商超企业在会计中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商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分为购进和销售两个阶段,商超企业把购进的商品对外销售,实现商品进销差价用以抵减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与税金,然后将实现的利润在国家、投资者和本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商超企业-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
一、什么是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商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如:商品售价100元,进价80元,则20元就是售价与进销差价。
 
二、为什么使用商品进销差价
 
商业企业有些按零售价做成本核算的,比如商超,商品种类繁多,每一样商品都严格按进货价格核算成本,加重了日常核算工作。
 
一般做法,只制定零售价,再计算出商品进销差价,这样,每月销售额确定了,根据商品进销差价,计算出商品进销差价率,进而确认售出商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可以简化销货和记账工作,但不能及时提供每种商品进销存的动态资料,如果发生商品溢缺以及差款错货时,也不便查明原因。
 
三、售价金额核算法核算发出成本的计算
 
使用进销差价核算发出商品成本,一般按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
 
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方法一
 
①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②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③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④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方法二(简化版)
 
①成本占有率=(期初库存商品成本+本期购入商品成本)/(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②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成本占有率
 
③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四、会计科目设置
 
1、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设置
 
通过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资产类科目)科目处理,平时商品存货的进、销、存均按照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
 
2、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2)期(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公式计算:
 
【注】如果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期之间比较均衡,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进销差价率分摊本期的商品进销差价。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案例分析
 
鼎好商超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0月采购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金额100万元,税额13万元。售价总额为120万元,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20万元,售价总额为3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80万元,鼎好商超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核算。
 
  1.账务处理
(1)购入商品时:
 
借:商品采购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贷:银行存款   113
 
借:库存商品   120
 
贷:商品采购     100
 
商品进销差价    20
 
(2)在实现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90.4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4
 
2.期末计算成本
 
第一步:成本占有率=(20+100)÷(30+120)×100%=80%
 
第二步:已售商品的成本=80×80%=64万元
 
第三步:结存商品的成本=20+100-64=56万元
 
(1)在结转成本时按售价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在期末根据进销差价率计算出来的进销差价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  16
 
贷:主营业务成本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