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单位会计报表有造假怎么办?

2019-06-03 19:00:10 0 0

一位以前事务所的同事和我聊过这么一件事。


他在国有企业审计过程中发现,该公司期末存货有减值风险,按说要提减值准备金,大概有一百万。问题是公司领导坚决不同意,他们判断这些库存没有问题(其实是考核的原因)。


一百万对这家公司所大不大说小不小,也够重要性水平了。但客户不配合不签字出保留意见好像又有点过了,以后关系不好处,怎么办?



其实审计报告能不能出,关键是审计责任有多大,审计责任的大小又取决于会计责任,因为审计报告是为会计报表背书,会计出报表都没事,审计又能背多大责任呢?


分析会计责任又要看会计造假的目的是什么?这里有一个优先级的问题。


最严重的当然是骗贷、骗投资、骗补贴、骗退税,为了非法的目的出具虚假的报表,后果会很严重,公司领导和会计都是直接责任人,审计也可以受连带责任,这样的报告当然不能出!具体表现为大额且虚假的资金或资产,明明亏损却声称赢利等等。


其次是为了绩效考核等原因人为操纵利润,这种事可大可小,严重的可以视为侵占国有(公司)资产,有的也只是平衡性调整,比如今年利润1000万,明年估计只有200万了,为了不让明年掉的太厉害,会计玩点手段,拉拉平均,把今年的400万藏起来放到明年反映,相对来说程度要轻一点。


最经常出现的当然是各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计政策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比如公司有一笔大额应收账款发生的逾期,按会计政策要提200万的坏账准备,但公司业务拿来了对方承诺还款的协议,抵押担保手续齐全,会计希望这一笔款按单项不计提坏账。这时审计就要判断抵押担保合同是否真实?会计提出不提坏账有没有其他目的?因此会产生什么后果?经过综合考量再决定出不出这份报告。



当然,更多的时候,审计人出不出报告更关注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能不能区分开。如果企业有意造假,并对审计隐瞒,而审计程序都能到位(只是表面上,其实不可能),再然后他又分析这事估计不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审计方也有可能视而不见的出这份报告的。


这种情况下审计会让企业提供各种材料支撑会计的判断,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目的。从目前社会上假报表满天飞,审计却少有担责的情况分析,这招还满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