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首次公布网约车平均抽成19%,仍巨亏,钱蒸发了吗?

2019-04-24 14:21:58 0 0

初级30天抢60分,我靠得就是这个!

4月22日,滴滴有问必答第一期上线滴滴出行,滴滴网约车执行总裁陈熙就“滴滴抽成很高,为什么还会亏损”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文称,在滴滴平台上,受不同城市、订单距离长短、时间长短、拼车与否等因素影响,每笔订单会收取不同比例的平台服务费(即大家俗称的抽成)。


比如2018年第四季度,滴滴国内收取的平均平台服务费率约为乘客实际支付车费的19%。


其中乘客支付的远程调度费、动态调价、感谢红包等积累费用是全额给到司机的,平台不收费。


2018年第四季度,滴滴网约车业务运营支出和花销约占总流水(乘客实际支付车费总额)的21%,分布如下:

文中陈熙希望,为了在进一步优化费率的同时提供更好的服务,从去年底开始,着手提高精英效率,对面向未来的各个业务进行更严格的聚焦和更科学的成本管控。


对于“各个业务”的说法,小编联想到的是滴滴外卖、小桔车服以及滴滴金融等与出行有弱关联的业务板块。


它们的出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在商场中的博弈、是对现有服务的拓展,但出发点是好,路上却满是荆棘,它们分散了滴滴在出行领域的精力,占用了滴滴的成本,消耗了用户和投资人的耐心。


今日,我们来分享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高抽成的滴滴都把钱花在哪里了?


我们了解到,在2013年,滴滴作为出租车公司的竞争者大跨步进入市场的时候,北京出租车平均每辆车的“份子钱”为6417元,也就是说“的哥”、“的姐”们每天一睁眼就欠了出租公司200多块钱。

但不久,滴滴快车问世后,几近扭转局势,很多出租车司机师傅离公司而去,开始自己的滴滴生涯。


这一晃,8年过去了,滴滴的司机队伍之壮大是“北京的哥”的百倍千倍,但就抽成问题也逐渐被搬上了台面。


平均19%的抽成比例意味着,司机师傅每挣100块钱,滴滴抽走19块钱。


据文本超链接采访的一位滴滴师傅了解,师傅每天6:30-11:30、16:00-23:00两个时间段出车,周末和限行当日不出车,一周四天的工作量,滴滴给的任务和奖励每日基本可以全部拿到,同时也巧妙地避开了安全运营时间。


包含奖励,师傅的一天收入稳定在700-900之间,每天的油钱220元左右,按照滴滴平均19%的抽成比例,平均800块钱的收入每天要被抽掉152元,师傅一天净挣400元左右。


碰上玩儿命的司机师傅,每天能上千元,随之抽成和油钱也相应增加,但能够保证每天500以上的收入。


滴滴将“份子钱”换了一种模式,将每日欠200多的高压版降为干就抽成不干不抽的无压版。


这无疑对“巡游车”出行领域的市场化有推动作用。


对于每日保证出勤,勤勤恳恳的出租车司机来讲,模式虽不同,本质都一样,只是相较于8年前,钱倒是降了一些。


但,今日发出的声音,不由得让人打了寒颤。


据滴滴公司披露,19%的抽成比例远不能负担得起各项运营成本。


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有一些事祭流量不赚钱,有一些事祭金钱狂吸金。


那么滴滴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第一滴滴不把网约车业务当作挣钱的业务,也就是说网约车业务是滴滴出行中“祭流量”不赚钱的业务,那么滴滴需要拓展新的业务来吸金;


第二,滴滴把网约车业务当作挣钱的业务或者起码做到盈亏平衡,如果运营成本高居不下,继续提高抽成、降低司机奖励将是滴滴为了盈亏平衡和盈利的主要手段。


这第一条路,已经在实行,然而效果并不美妙,滴滴外卖(无论是认真的还是赌气)、单车、海外网约车业务、小桔车服,无论哪个业务板块在现阶段也不像是有超额收益的。


但如果选择第二条路,那么司机师傅的忠诚就完全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而已。


据滴滴披露,滴滴网约车业务亏损的2%需要从之前融资获得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来弥补。


有媒体此前报道,滴滴出行于2017年4月28日宣布获得55亿美元融资,滴滴方面也公开表示,新一轮融资将用来支持前沿技术领域,我们分析更为具体的可能是大数据与自动驾驶技术。


凭借海量用户、路线和数据方面的积累,滴滴开始涉足无人驾驶技术并非没有可能。


融资之前,滴滴出行与巴西本地最大移动出行服务商99达成战略合作,滴滴成为99战略投资者,并将加入99的董事会。


除资本层面外,滴滴还将为99提供技术、产品、运营经验、业务规划等全方位战略支持,助力99在巴西及拉美市场推进积极的扩张战略。


这也就意味着,资本有理由因为滴滴在全球的业务布局认可它的发展方向。

2017年12月21日,滴滴宣布新一轮超40亿美元股权投资,以进一步加大对AI交通技术的投入,加速推进国际化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车服务在内的创新业务。


滴滴将持续提速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的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 以引领全球汽车与交通产业的变革,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而在2018年,滴滴既是发展的一年,也是花钱的一年。


年初,滴滴收购99。


4月,进入墨西哥市场,依靠老方法获得了日完成订单3000万单,4.5亿乘客和2100万司机的好成绩。


此后,就开启了外卖之旅,推出了20元新人礼包,以高效配送为主打,成功打开几座二三线城市之后无缘北京。


在早期与猫途鹰达成战略合作探索旅途出行之后,7月,与booking达成战略合作,并获其5亿美元投资。


同7月,与软银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日本。


8月小桔车服落地,瓜分10亿美元。


一转眼,2019年初传出滴滴裁员,优化了2000个工作岗位之后,我们发现滴滴外卖被优化了。


这一年,跟讲故事一样,大手一挥就把以技术之名而来的融资,在海外扩张和拓展新业务之中融化了。

也许是小编出身寒门,我本认为,互联网虽有套路,但也有底线。


美团很有套路,但死守底线,同样是高提成,但从不搞补贴一说,也貌似没开过什么年会。


滴滴自疯狂收购变成寡头以后,就疯狂地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每年都有滴滴IPO的传闻,但每年12月31日都不攻自破,年会也是一年比一年火爆。


我不认为滴滴的扩张是合理并且按部就班的,它无非是通过网约车这一个有现金流的营生在疯狂地搞流量,中国搞完了搞国外。


但看似在变现的流量,却又在巨大的消耗。


为什么滴滴不上市来摆脱目前的僵局?


不能盈利的核心业务,不断拓展的新业务和新市场,以及嗷嗷待哺的庞大身躯,只能依靠不断的融资才能解放而并非上市。


因为在公众面前,大家能够清晰辨认一个不能盈利的主营业务和不断在烧钱的新业务、新流量是多大一个黑洞。


如果现在上市,上市之日便是滴滴破发之时,几千亿的梦想破灭。


转机是,但愿滴滴的海外市场和小桔车服不会像外卖一样,能够帮助滴滴扭亏为盈。


初级30天抢60分,我靠得就是这个!  

来源:文本超链接